比亚迪的第500万辆,让王传福哽咽

刘凡 编辑:刘凡 发布于:2023-08-09 21:11 PConline原创

500万辆,对一家稍具规模的车企来说,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,甚至对许多大型车企来说,不值一提。

卖出500万辆汽车,通用需要一年,大众要7个月,而丰田只需半年。即使对造车已经二十年的比亚迪来说,500万辆也算不上是一个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数字。

但如果在500万辆之前加上一个“新能源”的定语,它的意义就会完全不同。

8月9日,比亚迪宣布其第50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,比亚迪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达成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里程碑的车企,超过特斯拉等一众车企。

仅仅一个月前,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才刚在广州下线,如今比亚迪迎来500万辆,这意味着比亚迪一家就几乎占据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1/4。

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,比亚迪用了13年;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,用了1年;从200万到300万辆仅用时半年。去年11月,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,到8月9日第500万辆,比亚迪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完成了200万辆的跨越。

越来越快的比亚迪留给外界的似乎只剩一个问题,下一个500万何时到来?

为什么是比亚迪?

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只有一二名,没有第三名,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年销量过百万,其他车企几乎都被落下了至少一个身位,还在几十万的量级挣扎。

2022年,比亚迪卖出了超过185万辆新能源汽车,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18.4%,排名第一,比第二名的特斯拉高出5.4个百分点,比排名第三的大众高了整整10%。

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,在刚刚过去的7月,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一骑绝尘,月销量创历史新高,达到26.1万辆,排名第二的特斯拉仅为其零头。

拆开来看,7月,比亚迪纯电动车销量134783辆,DM混动乘用车销量为126322辆,分别占总销量的51.62%和48.38%。

纯电和插混就是左膀右臂,缺失了哪一个,比亚迪可能都没有今天的成绩。

对纯电车的布局,是行业共识,比亚迪比同行做得更好的一点在于,他们更有耐心,更早布局,更懂得投入,以及坚定地选择了新能源。

但押注插混则更像是另一个故事,它就像每个高考毕业生都会问到的问题:究竟是选择更重要,还是努力更重要?

在2020年之前,无论是造车新势力,还是传统车企,混动车型几乎都以燃油为主,电池辅助。但比亚迪的思路是,“既然我做的是新能源”,那就应该以电为主,燃油辅助。

于是,2021年,比亚迪DM-i插混系统如iPhone 4一样革新而来。在此之前,比亚迪已经研发过三代插混系统,但它们离“好用”始终有那么一点距离,因此市场也没有展示出任何对插混的偏好。直到DM-i,让插混真正开始成为一种主流动力系统,就像曾经的iPhone一样,直到2010年的iPhone 4发布,补齐了智能手机各种短板,真正成为一款广泛适用的智能设备。

如今回过头来看,早些年,车企转型新能源几乎全部都选择了纯电车,押注插混的除了比亚迪,就几乎只剩理想的增程路线了,甚至理想也曾被广泛质疑“百公里10个油的新能源”。但现在市场给出了最终的答案,比亚迪和理想,分别成为了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中,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车企。

如今长城、吉利也都发布了自家的插混系统,长安、零跑等也都推出了增程式车型,现在几乎没人再否认插混的价值。

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车产销数据,今年6月,插混车型产量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92.6%、100.2%,增速远高于纯电车型的13.1%和6%。

在今年4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表示,中国全面电动化转型仍需10年左右。现阶段电动车价格仍偏高、电池成本偏高,5-10年内,插混车型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还会有所提升,有望从去年22%的市占率提升到30%到40%。

而在纯电车市场,比亚迪也非常聪明地选择了A0和A级车作为主攻手,避开了竞争激烈的B级、C级纯电车。

根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,今年7月,元家族销量31456辆、海鸥销量28001辆、海豚销量31950辆,合计91407台,占比亚迪当月纯电车型的67.8%。毫无疑问,这三款售价15万元以下的车型,成为了比亚迪纯电车的绝对主力。

比亚迪的成功之处在于,他足够努力,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,成为了一个“我全都要”的成功案例。

腾势N7,第500万辆的意义

2021年5月19日,比亚迪第100万台新能源汽车汉EV下线;2022年11月16日,比亚迪第300万台新能源车海豹下线;现在,到了8月9日的第500万台,比亚迪选择把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数字,给了腾势N7。

在三个时间节点,这三款车型都承载了比亚迪不一样的期望。

第100万台时,DM-i刚刚在市场打响名气,比亚迪在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却缺少一根“主心骨”,销量大头依然是20万以下的B级、A+级、A0级车型,比亚迪需要一款既能有销量,又能提升品牌的C级车。

于是,汉EV肩负起了这份责任。

而去年的海豹,对比亚迪同样有着独特的意义,作为基于e平台3.0打造的首款纯电B级轿车,首发CTB技术,是比亚迪展示其三电技术的标杆。和汉一样,海豹同样承担着销量与品牌的双重任务。

如今再看,汉EV和汉DM-i已经站稳C级轿车市场,汉家族每月合计销量基本稳定在2万辆以上,甚至压过特斯拉Model 3,成为C级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。

但海豹却没能成为第二个汉,今年以来,海豹月销量长期低于1万辆,成为比亚迪销量最差的车型之一。海豹的改款车型也来得格外早,今年5月,2023款海豹发布,与旧款相隔仅10个月,并且其售价也比旧款降低了2.3万元。

现在,重担交给了腾势N7,它要承担起新的责任——更高的品牌定位,更高的利润。

7月3日,腾势N7发布,其定位智能豪华猎跑SUV,售价30.18万-37.98万元,是目前比亚迪在售价格最高的纯电动车。腾势总经理赵长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希望未来10年之内能够打造成一个替代BBA(奔驰、宝马、奥迪)的新能源高端品牌。”

过去30万元以上价位,几乎完全被BBA把持,自主品牌想要挤进市场,光靠产品力远远不够。但新能源时代给了自主品牌新的机会,如今这一价位已经有蔚来、理想、极氪等月销过万的新能源品牌,腾势N7的对手已经不只是BBA。

如今,比亚迪把极具象征意义的第500万辆给了腾势N7,足见其对腾势N7寄予厚望。但正如曾经的汉和海豹,腾势N7最终能否完成目标,还有待市场检验。

奔向1000万,比亚迪还需要什么?

尽管比亚迪成为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量破500万的车企,但它的竞争对手们也没有停歇,比亚迪还远未能“坐享其成”。奔向下一个500万辆,比亚迪必须跑得更快。

首先便是智能化,包括车机、座舱的智能化和高阶智能辅助驾驶/自动驾驶。

“汽车工业的大变革,电动化是上半场,智能化是下半场”,这句名言正是出自王传福之口。好消息是,就目前来说,车机智能化虽没能成为比亚迪的主打卖点,但也没有变成“拖油瓶”,比亚迪还有时间。

更紧迫的在于自动驾驶技术,在小鹏、华为高阶智驾已经全面上市,蔚来、理想紧随其后地追逐下,比亚迪的动作已经稍显缓慢。

今年初,王传福一句“无人驾驶就是扯淡,是忽悠”更是让不少人认为比亚迪不重视自动驾驶技术,但其实这段话被断章取义了,事实上王传福的原话是:“(自动驾驶)都是扯淡,都是忽悠,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,自动驾驶只是被资本裹挟和炒作的一个概念,最终就是一个高级辅助驾驶”。

这段话的结论其实落在了“高级辅助驾驶”上,王传福只是不相信自动驾驶,但并不否认高阶智能驾驶的价值,正如目前小鹏、华为等车企正在做的智驾方案。如今除了马斯克,几乎没人敢说真正的无人驾驶何时到来,即便是马斯克自己,完全自动驾驶也在他口中“马上到来”了好几次。因此,王传福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。

当然,比亚迪的身体还是很诚实的。在王传福发表完这番言论后不久,比亚迪便开始大举招聘,据媒体报道,其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已达到四、五千人的规模。仅从团队人数来看,已经处于第一梯队。剩下的悬念就是,什么时候能够拿出第一梯队的高阶智驾方案。

对比亚迪来说,更大的机会在于海外市场。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,可能已经处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关口,但在海外,许多地区的电动化才刚刚开始,这是比亚迪,以及其他中国车企出海的绝佳机会。

今年上半年,比亚迪海外市场累计售出7.43万台销量,同比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海外5.36万台的销量,是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速最高的车企。

但从绝对数字来看,海外市场仅占比亚迪总销量的6%,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

今年7月,王传福宣布,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将落户泰国,该基地规划年产量15万台整车,今年已在3月份动工建设,用地近百万平方米,预计在明年可实现量产,并将辐射整个东盟市场。

此外,有媒体报道称,比亚迪还计划在越南、印度、欧洲、巴西等地设厂,全面发力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。

在下线仪式演讲上,王传福数次哽咽,他说,德国、日本、美国等汽车强国都诞生了各自的世界级汽车品牌,但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,中国却始终缺少这一角色,他相信中国汽车行业势必也会诞生新的世界级品牌。

王传福没有说这个品牌就一定会是比亚迪,而是非常有“格局”地统称“中国品牌”,他没有忌讳其他车企,而是把一汽、上汽、小鹏、蔚来,甚至长城等自主品牌都列举了一遍,言语间体现出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自信。

当然,归根结底,也是比亚迪的自信。

网友评论

聚超值•精选

最新内容

“华为改写了智能驾驶行业”,余承东真没吹牛?

前不久,余承东在参加百人会论坛的时候,又公开放狠话了:在智能驾驶领域,华为来了以后,改写了这个行业。“ 我们的 ADS 高阶智能驾驶还是被大家认可的,在座舱、智能驾驶公认我们的体验是最好的。”好家伙,这话说的,真是一点不跟你客气。并且,余承东还透露了一个信息,华为车 BU ( 智能车部门 )预计会在今年实现盈利。要知道车 BU 自打成立以来一直在亏损,之前一年能亏 100 亿元,在去年也亏了 60 亿元,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。

华为 |余承东
英系车为什么寄了?我大英自有国情所在!

不怕兄弟过的苦,就怕兄弟开路虎。说起英系车,咱们脑子里还能蹦出哪几个品牌?捷豹和路虎?不好意思,它们现在是印度车。

路虎 |英系车
烧钱的顺风车没有赢家:乘客狂投诉,司机猛吐槽

关于顺风车的争论,司机与乘客往往各执一词。根据在社交平台内容显示,乘客们大都不满于顺风车主私下收取高速费、诱导取消订单后私下付款。而司机们则会吐槽乘客未经协商携宠上车、下非独享单但要求独享等。在这些埋怨与吐槽背后,顺风车业务中常被诟病的隐患若隐若现,作为连接乘客和司机两端的平台,滴滴、嘀嗒、哈啰也深陷其中。

网约车 |顺风车
小鹏MONA将至:10 - 15万级,用性价比打新势力,用智驾打比亚迪

小鹏的全新品牌即将发布,10-15万级也能有高等级智能驾驶。

小鹏 |智驾
宁德时代狂赚400亿背后的谜题

摩根士丹利在2023年唱空宁德时代的原因很多,不相信他们能继续赚钱、赚大钱是其中关键。 然而,这一切似乎都已过去:狂飙的宁德时代2023年再度变身成新能源行业最无情印钞机,在揽下400亿净利润后,大手一挥,又决定向全体股东分红220亿元。

宁德时代 |400亿
太平洋科技旗下
读懂科技出行 · 聚焦未来出行趋势
APP下载
微信公众号
B站
新浪微博
联系我们
二维码 回到顶部